2023年4月23日,上海剧艺中心。一场朗诵排练还未开始,整个大厅就悄然变得安静。站在舞台上的,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,他挺拔的身姿和手中的诗集一同映入眼帘。那一刻,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,“我愿是激流……”字正腔圆,情感充沛,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表达他的心声。
这场朗诵,是达式常在83岁生日前夕献上的一次公开演出。许多年轻演员听完后,眼中已泛起泪光——不是因为诗的动人,而是被眼前这位老人深深震撼。他,60多年如一日,始终在舞台上熠熠生辉。
1940年10月,达式常出生在上海。那年冬天异常寒冷,家中人口众多,炉子里的煤总是不够,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身为最小的孩子,达式常的上面有几个哥哥姐姐,家里全靠父亲在码头账房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。然而,命运对这个家庭并不友善。父亲两岁那年失业,家庭陷入困境,母亲只能靠为别人洗衣、做杂工来养家糊口。
展开剩余84%即便如此,达式常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成长。他不调皮,也不娇惯,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、念书、听广播。小学时期,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,初中时他成绩优秀,考入了当时著名的格致中学。身材高挑、气质温和,又聪明懂事,达式常在校园里格外引人注目。
中学时,他首次登上话剧舞台,扮演苏联英雄“舒拉”。那时,他的双手紧张得颤抖,但他依然凭借真诚和力量,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。也就是在那一刻,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。1959年,他瞒着家人报考了刚成立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。母亲收到录取通知书时,沉默许久,最终点了点头:“既然选了,就坚持。”
这样,家里最小的孩子成为了第一个走进电影世界的人。在电影专科学校里,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女孩——王文皓。她不高,喜欢坐在阅览室靠窗的位置安静地看书。达式常注意到她很久,但并非因她的外貌,而是因为她的安静与专注。两人因一本重复借阅的专业书搭上话,慢慢变成了朋友。
王文皓出生于农村,父母早亡,是哥哥供她读书长大。她性格坚强,懂得人情冷暖。两人从电影聊到生活,越聊越投机,很快就成了校园里的“文艺情侣”。然而,命运再次向他们发起考验。王文皓大二时,声带严重充血,几乎不能说话,不得不休学。身世贫寒的她不想回家成为哥哥嫂嫂的负担,于是达式常提出:“那就住到我亲戚家,我来照顾你。”
就这样,他们度过了难关。他每天为她熬粥送药,逗她开心,鼓励她。她在最虚弱的时候,他却始终坚定。即使她曾想过分手,达式常依然坚定地说:“你不是我的负担,而是我的心事。”这段关系,也因此愈加深厚。
1962年,达式常毕业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,王文皓随后毕业并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厂工作。两人不久结婚,尽管没有婚礼,没有戒指,只有一间6.8平米的小房子和两碗热腾腾的挂面。第一顿新婚饭,是他亲手煮的。虽然简朴,却充满了踏实与温暖。
1963年,达式常主演的《年轻的一代》上映,饰演的地质队员林育生让他一炮而红。观众爱他俊朗的外表,更爱他身上的正气与坚定。从那时起,信件如雪片般飞来,几乎全是表白。为了不让妻子多想,他一封信都没拆,统统交给了王文皓。她看着那些信件,微笑着说:“给你的人很多,但你是我的。”
然而,1966年,风暴突如其来。由于家庭背景问题,达式常被下放。王文皓本可留在上海工作,但她选择主动请缨,陪伴丈夫一同下乡改造。那几年,风吹日晒,砍柴种地,过得艰难,达式常的双手开始长茧,而她则瘦得不到90斤。1970年,他们的女儿出生,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,母女差点没能挺过去。这一段苦难的岁月,夫妻俩靠着彼此度过了最艰难的八年。
1973年,达式常重返上海电影制片厂,他以更加成熟的表演风格,先后出演了《春苗》《难忘的战斗》《万里征途》《燕归来》等影片,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。1980年,《燕归来》让他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。这时,他那一米八三的身高、儒雅的气质和细腻的演技,深深打动了全国观众。
尽管人气暴涨,但他始终保持低调,仍然住着小两居,衣着朴素,生活节俭。他不买名牌,也不用专车,最多打个出租车,甚至时常挤公交、坐地铁。人们曾问他为什么不买车,他苦笑着答:“我经历过两次严重车祸,再也不敢开车了。”一度,他差点撞上行人,又一次撞到山体。自此,他下定决心不再开车,不买车。他说:“我不想让速度毁了自己,也毁了别人。”
尽管演艺圈风云变幻,达式常始终忠于妻子王文皓。他从未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,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段深厚的感情。拍摄亲热戏前,他总会先征求妻子的意见,而每次出差归来,他都会第一时间为妻子带回药品和鲜花。王文皓从未怀疑过他。一次,一个陌生女孩闯入家中找他,妻子吓得不知所措。回家后,达式常愤怒至极,立刻在门口竖了一块木牌:“非请勿入,否则报警。”妻子笑着调侃:“你就一直演,让她们只能看到你的脸,得不到你的人。”
岁月流转,女儿渐渐长大,家庭生活稳定后,达式常减少了接戏的频率,更多时间陪伴妻子种花、煮汤、读书,过着平静安逸的日子。如今,达式常已84岁。尽管头发已白,步伐变得缓慢,但他依旧不躺平,不随波逐流。他拒绝拍摄烂片,不参演综艺,偶尔参与配音或舞台朗诵。每天早晨,他准时出门,乘地铁,走楼梯,背着包,提着剧本。年轻人见到他,都会下意识放慢脚步——不是因为他老,而是因为敬重。
他不是被名利推上去的演员,而是靠着作品赢得了尊敬。他没有豪华的住所,却拥有安定的生活;他没有绯闻,但拥有一段忠诚的爱情。他不炫耀,不夸耀,但却是娱乐圈中最值得敬仰的存在。他的一生,证明了“演员”这一职业的真正含义。他是那个曾经挺直脊背,站在话剧舞台上的少年——现在,他的头发已经银白,身上穿的不是戏服,而是简单的布衣,但眼中的信念,依然如初。
发布于:山东省新宝策略-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学习-配资最新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